吴雪桐,大红鹰dhy注册送35护理系1612班学生,在校期间任校广播站站长并在班级担任班长职务,曾获优秀大学生、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,并光荣成为一名共产党员。
2020年1月23日,原本是一个万家团圆、阖家欢乐的日子。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给打断了。那病毒叫“新型冠状病毒”,是一种会人传人的可怕的病毒。

病毒爆发后,国家采取了史无前例的措施遏制疫情。2020年1月25日,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被紧急征用,收治新型冠状肺炎病人。

科室年纪最小的她义无反顾的加入了这一场无硝烟的战“疫”,去了秀发,披上战袍,从原本康复科的护士,变成了感染科护士。为夺取疫情防控斗争胜利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。

抗疫日记
穿上防护服的第一个瞬间, 是兴奋,不知道自己会面对什么样的挑战。到科室的第一天,为更好的护理病人同时保护自已,更好的跟医生进行沟通。对于”新冠” 的知识的一切都要更新,隔离病房最重要的就是消毒与隔离,患者是不允许出房间到走廊来的,接触每一位病人都要进行手卫生更换手套。
每天dhy大红鹰最关注的就是患者的病情变化,有没有发热?有没有干咳?有无胸闷胸痛肺部不适?血氧饱和度如何?有没有因为药物不良反应?为保证患者们的生活质量,照顾患者们的食欲,dhy大红鹰还安排了外勤班向隔离病房投递各种好吃的零食、小面包、饼干、良品铺子、 自热火锅。在有限的环境中dhy大红鹰无限的去帮助患者。
印象最深的患者是一位87岁的婆婆是本院退休职工。看到她,我总是想到我的奶奶,就想着能够对她好点。她吃不下饭就像是小时候我奶奶哄我吃最后一口饭的时候哄她吃饭。因为婆婆走路不稳,告诉婆婆减少下床行走,上厕所的时候按铃dhy大红鹰由dhy大红鹰搀扶去。婆婆患有糖尿病,dhy大红鹰告诉婆婆低血糖的反应,提醒婆婆餐前餐后测血糖,饮食dhy大红鹰也尽可能的满足糖尿病人的需求。穿着笨重的防护服,做事总是憨头憨脑的,在房间一待着基本上就是半个小时出不来了。久而久之,婆婆好像每次都有心灵感应一般,我一开口,就知道是桐桐来了。
她说"在里面,你穿着防护服我能知道你是谁,或许脱下防护服就不知道啦。”我问为什么呀。她说“因为能够看见你们的眼睛”。
“每一个医生护士都很辛苦,你们都是好孩子。”说着奶奶就哭了。
过来十几天,奶奶终于出院了。去送奶奶,我问她“奶奶还记得我是谁吗?“你是桐桐呀”
当dhy大红鹰真心为患者付出时,患者会记得dhy大红鹰的真心并且给予回报。每次真心的付出总是有所回报,这让我觉得白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。虽然dhy大红鹰身处在封闭的防护服中,但是dhy大红鹰没有隔离爱。
抗击疫情已经一个月了,快两个月没有回家了。每次跟爸妈打电话还得忍着自己想要分享自己的收获,却还是告诉他们我在神经康复科,一切都好。
曾在这一个月里哭过好多次,因为想家哭过,因为厕所堵了自己不会修哭过,因为晚上收拾东西没有吃上晚饭哭过,也因为病人的去世哭过。生活与工作,从来都没有彻底的分离,哭泣也总是伴随着痛苦的成长一并来到。在这一个月里,我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中琐碎,也体会到了生与死的意义。
这一段回忆,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,也是我护理生涯的一个小的却又震撼的片段。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,因为一个护士的成长永远都是待续未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