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黏人爹爹”害怕住院情绪失控 暖心男护士握住他的手劝慰一个半小时
因新冠肺炎住院十来天,看到病友好转出院,七旬老人突然情绪失控,在病房猛捶头,连声嚷嚷着“不治了!”95后男护士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,蹲在病床边一个半小时,握着他的手耐心安抚,才让情绪激动的老人平复。
15分钟按一次铃 “黏人爹爹”说“害怕了”
十余天前,73岁的刘爹爹因为新冠肺炎住进了武汉市第四医院古田院区。住在隔离病房,需要卧床吸氧。因为没有家人陪护,老人又右侧身体偏瘫,老人吃饭、喝水、大小便都需要护士的护理。刘爹爹成为病区最“黏人”的病人,平均每15分钟就要按一次呼叫铃。
不过,护士们很快发现,刘爹爹在没需求的时候也会按铃。有时候只是“任性”地想和护士说几句话。前天上午,爹爹隔壁病床的病友康复出院,而刘爹爹因为病情依然较重,仍需要继续治疗。没想到老人一下情绪失控,坐在床上用手捶打头部,或者用头撞击床栏。当天的值班护士孟新博发现了老人的异常,赶紧到他床边询问情况。
穿着防护服,行动不便,孟新博只好蹲在老人床边和他聊天。反复劝解询问之下,老人才说出心里话:“一个人住院,害怕了,想回家。”
“第一反应是有点意外,但是很快就理解了他的想法”,孟新博说,刘爹爹年纪大了,第一次在这样隔离的环境中,身患重病又行动不便,情绪上确实可能出现问题。尤其看到别的病友出院,心里着急了。明白刘爹爹的想法后,孟新博上前握住了他的手。
“我想着一边能控制他不要继续打自己,另一方面,给他一点力量”。孟新博穿着全套防护服,视物不清,说话也费劲,还要用力控制住老人,很快就出了一身汗。但他仍然坚持蹲在病人床边,和病人讲解病情、帮他拨通家人的电话。足足一个半小时,老人情绪才逐渐平复,放开了孟新博的手。等到孟新博走出病房脱下防护服和一次性圆帽,头发上的汗水直往下淌。

暖心男护士孟新博今年才22岁,上班才半年多。他的返岗之路其实颇为曲折:三次改签,途径四城,逆行2300多公里,才站在病人床边与疫情作战。
今年1月21日,下夜班的他匆匆踏上返回老家辽宁本溪的飞机。按照科室排班计划,他可以在家过完除夕,初一回到医院接班。随着武汉疫情逐渐升级,孟新博第一次将机票改签到24日。


23日上午,得知武汉封城的消息,孟新博知道一线一定非常忙。“不能再等!”孟新博立刻临时购买23号的机票,随后收拾行李辞别家人,乘车赶往机场。就在即将安检时,所有前往湖北的航班取消。孟新博立刻重新购买前往郑州的机票。因为已经取消郑州通往武汉的火车,他查询到宜昌还有前往武汉的动车,立刻连夜从郑州赶到宜昌。

“上午9点多到了宜昌之后,那趟动车也停运了,又走不了了”,无奈之下,孟新博乘坐了一辆前往荆州的动车。“荆州离武汉又近一点,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”,孟新博说。


幸运的是,孟新博发现这辆动车的终点站其实是汉口站。向列车员说明情况后,动车到达汉口站后打开了餐车车门,允许他下车。当时,整个车厢只剩下他一个乘客。
当天下午,孟新博就回到了工作岗位,承担着武汉市第四医院古田院区15楼病房的护理工作,每天需要给患者打针、送药、喂饭甚至更换尿不湿,至今已经连续在一线奋战18天。虽然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让人憋闷,虽然每天直面病毒的威胁,但是孟新博从未后悔“逆行”。
“我选择护士这一行,还是非常热爱,我要对我的工作负责,而且我不能让科室的姐姐们顶在前面”,孟新博说。
责编:王凤君
融媒体记者:胡勇
编辑:周琛